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

青龍洞古建筑群坐落在鎮遠城東的中和山上。這里山勢挺拔,峭壁懸崖。巨巖、洞穴和為一體。道、儒、佛三種宗教的寺廟群生就山腰,是中國不同宗教同生共長、和諧發展的典范和楷模。它背靠青山,面臨綠水,貼壁臨空,五步一樓,十步一閣,翹翼飛檐、雕梁畫棟。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,分別采用了“吊”、“借”、“附”、“嵌”、“筑”等多種工藝,硬是在一段懸崖上筑出中元洞、紫陽洞、青龍洞、萬壽宮等一片閣樓洞天。它氣勢雄偉、構思大膽、布局精巧。于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史載,距今600多年的明洪武年間,此地便已形成與現存建筑群相當的規模,“明郡守黃希英建,工部郎中趙之緒購藏經,構層樓以貯之”。清嘉靖年間這里不僅增加了大量寺廟,而且有了宮室和書院建筑,后多有改擴建。雍乾時又有了萬壽宮等商業性會館建筑及戲樓。光緒四年,又增建了祝圣橋上的狀元樓(亦稱魁星樓)。1956—1963年間,省州政府撥出專款,組織專人對青龍洞建筑群兩度較大維修,后又對中元洞一組修復。1983年起,省政府再次撥巨款對青龍洞、紫陽洞、萬壽宮、香爐巖等各組古建筑全面搶救和修復,青龍洞古建筑群得以恢復原貌。此建筑名勝有如群星燦爛,通常以青龍洞概言之,成了歷代游人流連忘返之地,文人騷客詠嘆之物。清人陳夔龍詩云:
嚴城無鼓角,山水自宮商。邑侯喜見招,征旗生輝光。緬象橋東邁,一色苔蘚蒼。中元勝景出,絕壁紆羊腸。更上青龍頂,來閱讀書堂。循循資善誘,狂狷進中行。佛樓肆筵席,德星聚一方。煉師求丹訣,蠻女進壺漿。嗟余謝鞅掌,不能涉稻粱。縱陪東山屐,愧此曲水觴。須臾日腳下,方鐘和漏長。秉燭盡今夕,煙月付蒼茫。
還有清人贊曰:峭嶂嵯峨蟄龍踞,一朝破壁橫飛去。龍飛變化誰復知,盤寓尚認云深處。危樓高構山之巔,水微茫掛檻前。憑欄未敢多立時,生恐凌風便上天。
1.開放時間:8:30—16:30
2.取票地點:鎮遠古城青龍洞景區售票處。
3.入園憑證:憑鎮遠古城網電子票驗證碼確認短信至景區售票處換票入園。
4.特惠政策: 1.2米以下兒童免門票。
5.溫馨提示:為保證取票、入園順利,預訂時請務必填寫真實姓名、手機號碼等信息。
6.門票說明:一旦電子票驗證成功(即檢票成功)不可退換,且當天有效。
客戶點評